擺脫金錢焦慮的秘密:在變動世代中尋求真正的富足
- Church iM
- 9月7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
在通貨膨脹、物價高漲、薪資縮水的時代,人們普遍感到焦慮和恐懼。牧師開場點明,這個時代的經濟壓力巨大,且充滿變數,我們需要從神那裡尋求智慧來應對挑戰。這個信息將引導聽眾透過聖經真理,找到一個「不為錢焦慮的秘密」。
牧師透過引用《詩篇》中的經文,提出了擺脫金錢焦慮的三個核心秘密與實踐原則:
1. 不要活在比較裡
在一個充滿變動、恐懼和焦慮的時代,我們常羨慕別人的生活,並以此反觀自己,產生「我該怎麼辦?」的想法。
別人的生活不該成為你的KPI:第一個秘密就是不要成為一個比較的人。
不為惡人心懷不平,不嫉妒行不義的人:詩篇 37:1-4 提醒,不要為作惡的人心懷不平,也不要嫉妒那行不義的人。
惡人看似過得比你好,但他們「如草快被割下,又如綠色的嫩草快要枯乾」,最終會遇見他們的死亡。
嫉妒是現代人非常忽略的深層罪惡,其本質是「我想要他的東西,我得不到,所以我很討厭他」。
應對之道:
倚靠耶和華而行善,以祂的信實為糧:要常常讀經,以神的真理為糧,而不是天天看社群媒體或報紙,陷入嫉妒、攀比和不滿。
以耶和華為樂:以上帝為樂去抵消對作惡者的不滿和嫉妒之心。
2. 錢很重要,但不是救主
雖然金錢超級重要,但它並不是我們的救主。
金錢無法買到永生:詩篇 49:6-8, 17 提醒,依靠財貨、自誇錢財多的人,「沒有一個能贖自己的弟兄,能將贖價給神...因為贖生命的價值極貴,只可永遠罷休」。人死的時候「什麼也不能帶去」。
錢是工具,而不是主人:
如果一個人所有的決定都是因為「那個可以讓我有更多錢」,那麼錢就是他的主人。
如果一個人能拒絕違背其價值觀、傷害別人或不榮耀神的決定,他就是錢的主人,而錢對他來講就是工具。
要清楚知道你的救主是誰:你的救主是唯一的真神基督,而不是錢。
3. 你要求心安、要保本,不能只靠ETF
真正的避險基金和心安的定錨是雅威 (YHWH/耶和華)。
專等候神,祂是磐石與避難所:詩篇 62:1-2, 5-6 鼓勵,我們的心應「默默無聲,專等候神」。
祂是我們的磐石、拯救、庇護所,讓我們「必不大大搖動」。
隨著生命成長,從一開始「不大大動搖」到完全經歷後,可以宣告「我必不動搖」。
如何在變動時代保持不動搖:
不要活出別人的生活形態、不要嫉妒、不要害怕。
不要讓錢主宰我們的生命。
繼續默默等候神,專心仰望祂,經歷祂成為你的磐石、拯救和庇護所。
新窮人的陷阱與福音的出路
牧師引用社會學家齊克蒙特·鮑爾的著作《工作、消費主義與新窮人》指出,貧窮只是換了一種形式。
從工業時代到消費時代的貧窮定義
時代 | 社會形態 | 傳統窮人定義 | 新窮人定義 | 痛苦來源 |
工業時代 | 工作型社會 | 缺乏工作、缺乏收入 | 物質缺乏的人(如不工作) | 生存危機 |
液態化/消費社會 | 消費型社會 | 基本上吃得飽、有薪水 | 無法合格參與消費而被邊緣化的人 | 被排斥的羞恥感,比物質匱乏更痛苦 |
消費取代了上帝:在消費時代,你的價值由你的消費力來定義(你開什麼車、買什麼房、喝什麼咖啡),你跟不上消費的節奏,就會被定義為社會的「垃圾」(garbage/trash)。
新窮人的心態:因為廣告不斷刺激慾望,像一個永遠無法滿足的坑,讓人類永遠追不上,因此感到痛苦、很累、很窮。
教會內的「新窮人」與福音出路
教會的攀比:許多基督徒將教會的工作或事奉(如:小組長、敬拜團、奉獻、參加特會)也當作身份的標籤或消費主義的活動,導致靈魂依然貧窮。
真正的身份:你的身份不是藉著你的工作或消費去定義的,而是你在主耶穌基督裡有個新造的身份。你是上帝收養的孩子,是與王子同坐的新造的人。
福音應許的富足:
哥林多後書 8:9:「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:他本是富足,卻為你們成了貧窮,好使你們因他的貧窮而成為富足。」。
真正富足的人有知足(知道你是誰)和敬虔(知道神是誰),這能帶來最大的益處。
教會的見證:教會應成為一個不以職業或消費能力來彼此打量的群體,在其中彼此扶持、禱告,才是真正的見證和出路。
從被動到主動的富足:藉著那位使自己貧窮、使我們富足的神,我們可以過一個富足的生活。
真正的快樂來自於義無反顧地將生命放在永恆裡,不再讓金錢(瑪門)的力量來控制或定義你。
當我們有「i have nothing to lose」(我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)的決心時,魔鬼就無法撼動我們,要確保你的神與你同在、給你永生,並在最艱困的時候與你同行,你就有機會經歷從神而來、靠耶和華為樂的生活。我們是基督徒,要成為一個Giver,一個給予者,因為我們裡面有從神而來的富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