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浪潮下,不做被淘汰的信徒:從「弓箭」到「航空母艦」的信仰升級指南
- Church iM

- 10月12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AI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而來,滲透到生活、工作、甚至信仰的每一個角落。許多人心中充滿了「然後呢?」的疑問與焦慮:我的工作會被取代嗎?身為人的價值是什麼?在AI無所不能的表象下,上帝又在哪裡?
本週主日信息,為身處時代洪流中的基督徒提供了一份清晰的行動指南。它破除了我們對科技的迷思,並指明了那條AI永遠無法觸及的、通往真正智慧與平安的道路。這不只是一場關於科技的探討,更是一次深刻的信仰回歸。在AI時代中,我們不僅不應恐懼,更要積極地將其視為工具,為主所用。以下是五大核心重點:
破除兩極化迷思:AI既非神,也非魔
面對新科技,人性的罪性會驅使我們走向兩個極端:一是極度恐懼,將AI視為洪水猛獸、魔鬼的工具,進而逃避、汙名化它;二是極度依賴,將AI視為無所不能的「假神」,用它來滿足私慾、求神問卜,甚至尋求情感慰藉。
這兩種態度,無論是高舉或貶低,最終都會讓AI成為控制我們的力量。正確的態度是:AI既不是萬能的上帝,也不是可怕的魔鬼,它僅僅是一個中性的「工具」。
AI無法取代的核心:從「知道」到「深刻認識」(Yada)神
這個「認識」並非指頭腦中的知識或資訊(Information),而是如創世記中「同房」一詞所描述的,一種深刻、親密、有生命連結的關係。
AI可以模仿、整理、提供海量的「知識」,但它永遠無法取代上帝,因為它沒有「靈」(Spirit)。人的靈魂深處,那對被愛、被饒恕、被同在充滿的渴望,只有創造靈的上帝能滿足。這份來自神的滿足感、平安與智慧,是AI演算法永遠無法複製的。
歷史為鑑:從羅馬古道到印刷術,福音總與新科技同行
基督徒不應懼怕新科技,因為教會歷史本身就是一部善用新工具來擴張神國的歷史。使徒保羅善用「羅馬帝國的道路」這個當時最強大的基礎建設,將福音傳遍地極;
早期的基督徒率先使用「冊頁」(Codex)技術,才使得聖經能被集結成冊並廣傳;古騰堡發明的「印刷術」,更讓神的話語走進千家萬戶。無論是電視、網路,還是今日的AI,它們都可以被用來傳播罪惡,但同樣也能成為傳揚福音、榮耀上帝的利器。
停止用弓箭對抗航空母艦:善用工具,成為時代的精兵
如果世界正在使用「航空母艦」等級的武器(AI),而教會和基督徒卻仍堅持使用「弓箭」,那麼宣稱要為神贏得這個世代,就如同癡人說夢。我們不能躲在屬靈的象牙塔中,對世界的變化漠不關心。
特別是那些渴望觸及下一代、拓展福音邊界的教會與信徒,學習和掌握AI工具是不可避免的任務。這關乎我們是否能用這個世代聽得懂的語言、最有效率的方式,去完成神的大使命。
智慧的源頭:讓神掌權,讓AI效力
如何才能確保我們在使用AI時不走偏路?答案是回到智慧的源頭 ─ 敬畏耶和華。當我們與神有真實、深刻的「Yada」關係時,祂必賜下智慧與聰明,引導我們走在正直的道路上。我們將能分辨是非,看清AI的侷限,並有能力駕馭這個工具,命令它為神的國度效力。真正的挑戰從來都不是AI,而是我們是否真正地認識那位掌管萬有的神。
AI的來臨,不是信仰的終點,而是一個全新的起點。它像一面鏡子,照見了我們的恐懼與偶像,也同時凸顯了人類靈魂的獨特與寶貴。它迫使我們從對「資訊」的迷戀,回歸到對「關係」的渴求。
面對這股浪潮,我們不必徬徨,因為在基督裡,我們擁有永不被淘汰的核心競爭力。讓我們勇敢地接住這個時代的工具,藉著從神而來的智慧去學習、使用它,最終將一切的榮耀歸給我們在天上的父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