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作家相片muasik .

2022.11.27|團隊的共振效應 |陳玟潔牧師


即便再孤僻,總還是會屬於某個團隊,如同人出生時就是家裡的一份子。每個人在不同群體扮演的角色不同,可能是領袖,可能是跟隨者,而這篇信息適用於所有角色哦!


小米牧師列出以下三點,讓每個人能夠享受團隊的生活,進而提高團體的共振效應!


即是獨立個體又是委身群體

「就如身子是一個,卻有許多肢體;而且肢體雖多,仍是一個身子;基督也是這樣。」 - 哥林多前書12:12

有些人不喜歡在團隊裡,怕沒了個人特色;有些人則喜歡在團隊裡單單跟隨,逃避做決定;這都是要避免的兩個極端。在團體裡的每個人應該都有共同的目標,像在羽球隊裡就是想要一起打羽球。有共有的目標是最基本的,如果失去了共同的目標,就不須勉強在同一個團隊裡了。


有些人會抱怨在團體裡沒有歸屬感,但歸屬感不是團隊要給你的。


即是獨立個體又是委身群體,就是先從你個人開始。你是獨立的個體,但在群體裡因為有共同的目標,所以你選擇委身跟著大家來完成目標。牧師提到要先委身才有歸屬感。委身代表願意放下跟犧牲,同時也去接納。歸屬感會在先委身後才會發生。


如果在群體中老是觀望思想自己適不適合,而不先試著去做,那也不會知道自己是否適合。只有將自己視爲團隊的一員才會跟團隊有更深的連結。


即能自主思考又能傾聽成全

「若全身是眼,從哪裡聽聲呢?若全身是耳,從哪裡聞味呢?」 - 哥林多前書12:17

培養自主的思考能力才能對自己的看法負責,而不會因別人說所以才這麼做。但有自主思考能力也不代表團隊就要接受。有些人會因想法沒被團隊接受而受傷,甚至漸漸開始不表達想法。但這對團體並沒有幫助。


每個人都有恩賜,但有恩賜還需要學習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分析給團體跟領袖。當想法最後沒被採納也不用覺得自己不好,而是學習換位思考,了解領袖做決定的原因,明白團隊的困難,這樣才能有健康團隊。


學習傾聽跟成全,就像眼睛跟耳朵各有功能,不需互相爭吵。


既要視爲己任又要缺一不可

「若一個肢體受苦,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;若一個肢體得榮耀,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。」 - 哥林多前書12:26

有些人會覺得在群體裡有沒有我都沒差,或者同伴出錯也不關我的事,但團隊裡缺一不可,不可缺你,也不可缺他人。不要覺得沒有一件事跟你無關,也不要什麼事都認為需要靠你來解決。在團體裡互動也會比較容易發現自己的不足,才知道要怎樣調整。


唯有團隊才能走得久,唯有團隊才能走得遠,唯有團隊影響力才能更大。

5 次查看0 則留言

Коментарі


bottom of page